内蒙古取消32家代理机构资质

        为期4个月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2012年度业绩考评工作,随着32家代理机构被取消代理资质而结束。日前,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(以下简称"内蒙古采购处")通报:全区96家社会代理机构中,总评成绩合格的有58家,不合格的有29家(含无业绩的23家),因公司名称变更等原因不能量化评分的有9家。

  "从总体情况看,全区社会代理机构的整体代理能力有所提升,特别是在硬件设施与人员业务素质方面进步比较大。对于29家不合格代理机构,我们将严格依照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,要求其停业整改或取消其政府采购代理资质(备案资质),以突出考评工作的公正性、严肃性。"此次考评工作负责人、内蒙古采购处副调研员郝云峰介绍说。

  正规单位不怕百分制考核

  据了解,在32家被取消代理资质的社会代理机构中,有23家是因为2012年度无代理业绩。按照相关规定,公司名称变更、没有资质原件、取得资质后未代理过政府采购业务以及没有参加检查考核的9家代理机构,将自行失去政府采购代理资质(备案资质)。

  一家甲级代理机构刘经理向《政府采购信息报》记者表示:"正规的单位都不怕检查和考核,每次检查发现问题都能及时改进,检查和考核其实是在帮我们代理机构提升能力。这次考评采用量化评分标准,评审过程非常严格,并如实公布结果,我们对此心服口服。"

  据悉,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于2013年4月1日派出联合考核组,对分布在全区12个盟市的96家具有政府采购甲级、乙级资质的代理机构进行了综合考评。在各代理机构先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,考核组采取听、看、查、对、评、签的方式,现场打分评定,现场明确扣分原因和依据,现场签字确认考评结果。

  本次考核内容主要是2012年度政府采购项目代理执行情况,评分因素包括内部管理情况15分、制度执行情况40分、采购程序及执行情况32分、服务效率及廉洁自律情况13分,满分100分。

  "我们公司的最终考核得分是83分,主要失分项是招标文件范本没有及时调整、监控录像没有按照要求采用光盘存档,以及投标保证金收退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一些小问题。虽然因此丢掉17分比较可惜,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提醒。"刘经理坦诚地说。

  部分机构轻视货物服务类项目

     内蒙古采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尽管考评中2012年度无业绩的23家代理机构,可以在相关地区政策条件成熟、自身条件达标后,重新申报政府采购代理资质。然而,超过三成的代理机构被取消资质,无疑会在代理机构中产生较大影响。

  "23家代理机构全年业绩为零的原因有多方面。一方面,部分代理机构重工程类项目,轻货物、服务类项目,重政府采购资质的取得,轻政府采购项目的代理,有的只是把政府采购作为附带业务,影响了其在政府采购市场的整体发展;另一方面,少数盟市政府采购市场对代理机构开放程度不够,代理机构难以拿到合适的项目。"郝云峰分析说。

  据悉,在此次接受考核的代理机构中,2012年度业绩好的完成采购额8亿多元,但也有23家代理机构没有代理过任何政府采购项目,反差相当大。

  某代理机构经理说:"每家代理机构的战略定位都不尽相同。有些会轻视利润空间相对较小的政府采购业务,而将精力集中到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。当然,更多的代理机构会非常看重政府采购的社会影响力,不仅设置专门负责政府采购的部门,还在公司战略调整中保存政府采购部门的发言权,为规范操作政府采购项目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空间。"

  代理机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

  "此次大检查中我们发现,最让人欣喜的变化是很多代理机构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提升。通过内蒙古采购处的多次培训,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也得到显着提高。"郝云峰说。

  考核中还发现,25家甲级、乙级代理机构的开评标室安装有监控设备,多数代理机构建立了政府采购档案资料室。特别是过去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乙级代理机构,进步更为明显。

  "从考核情况看,大多数代理机构有了一定的软硬件实力,其服务场所、经营设施、专业设备、人员素质都有了明显改观。"内蒙古采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各代理机构主动作为、严格依法经营的意识也逐步增强,很好地促进了政府采购代理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
  "通过这次考评,我们欣慰的是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,都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一系列规章政策,加强对政府采购市场和属地代理机构的监管,提高了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公信度。同时,我们希望各代理机构能够以这次考评为契机,将政府采购工作做得更好更规范。"郝云峰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