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成都:交易平台优化提升顺利开局
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实行“一委、两办、一中心”的管理模式。一委: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管理委员会(简称市公管委),成员单位有27个行政主管部门。主要负责公共资源管理的重大决策,审定和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和目录,协调解决公共资源交易中的重大问题。两办: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(简称市公管办),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,主要承担公管委的日常工作。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监督办公室(简称市公监办),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监察局,主要对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行政监察对象,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、政策规定、履行职责等情况开展行政监察,查处公共资源交易中的违法违纪案件。同时,在市纪委监察局还设立了公共资源监察室。一中心: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,主要负责为公共资源进场交易提供设施和服务。
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由原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、土地矿权交易中心、政府采购服务中心、户外广告拍卖中心等4个分中心成建制整合而成,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。2012年12月正式成立以来,按照“应进必进”的要求,进场项目共有资产类、资源类、工程类、货物类、服务类5类41种。已进场交易的有建设工程、政府采购、土地矿权、户外广告、货运汽车城市道路使用权等13个项目,即将进场项目有市级公立医院医用设备耗材、县际班线及包车特许经营权、中心城区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。目前已拟制了新进项目的交易流程和交易规则,各类项目将陆续分批次进入市场统一交易。
今年以来,中心组织各类项目交易5221个,总交易金额916.89亿元。工程类、采购类项目节约资金23.82亿元,节资率6.39%,资源类项目溢价金额164.49亿元,溢价率40.76%。
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“建设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”的目标要求,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、流程化管理、信息化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“四大提升工程”, 努力实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最优化,综合社会效益最大化。我们的主要做法突出了“四个新”。
(一)规范化服务新理念。着力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,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,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。中心以企业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,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体系。我们在深入调研、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,拟制了场馆环境好、现场服务好、市场管理好、资源配置好“五好”服务工作标准,完善了事前服务、交易服务、跟进服务、延伸服务等“六项”服务内容,细化“八项”交易服务工作规范。以事定岗、以岗定职,以职定责,分类、分层、分岗明确岗位职责,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廉政承诺制,全面实行岗位代码管理制和职位代理服务制度,建立完善主任进大厅、交易开放日、专家观察员、特邀监察员、社会监督员、新闻发言人等制度,健全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和社会评价机制,积极构建完善标准统一、内容全面、服务规范、运转协调、管理有序、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服务工作体系。中心每一名员工都有一个固定的岗位编码,对应有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作业规范,配套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。内部绩效考核涵盖12大项,67项细化指标。完善和落实日考勤、周例会、月自查、季度讲评、半年通报、年终考核等工作制度,让规范化服务理念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固化于制,量化于效。
(二)流程化管理新方法。中心将现代企业流程化管理方式引入公共资源交易,积极探索“分类+流程+岗位”的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化管理新模式。分类:就是在公共资源交易业务“一窗式”受理、交易信息“同口径”发布的基础上,针对不同类型交易项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不同,实行统一组织受理、分类实施交易。流程化:就是对五大类41个项目全面实行流程化管理,每一类进场交易项目都对应有标准化的交易流程,运用流程化管理的办法将组织交易职权用流程的形式固化下来,严格按照交易流程组织实施,实现交易项目“大统筹”和“小分类”的有机结合。岗位化:就是对所有交易流程实行岗位化,将交易流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岗位化“切割”,细化、量化岗位化作业标准,加强岗位节点有效控制。流程化管理体系通过运用项目流程管理、岗位节点控制、系统有效控制等流程化管理方法和控制技术,做到每一项交易业务都要经过几个交易流程段,由不同的业务部门来办理,由不同的流程岗位人员来完成,变过去的“交易项目负责制”为“流程岗位责任制”。目前,我们已经梳理和优化各类交易流程22项,对所有流程岗位编制了岗位作业书,实现了全项目、全流程、全岗位的节点化控制,努力防治公共资源交易不廉洁问题。
(三)电子化交易新平台。电子化、网络化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发展方向。中心主动适应“宽带中国”国家战略实施,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服务平台,加快推进“一网三库十系统”建设。一网:即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,作为政务公开的窗口,及时为服务对象提供交易公告信息、标书文件下载、法规政策咨询、在线互动交流等服务。三库:即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基础数据库,加快交易项目信息库、组织机构信息库、从业人员信息库建设,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资质信息、信用信息、处罚信息、立项信息、公告信息、报名信息、中标信息、审计信息等交易基础信息数据的互联交换、无缝对接、资源共享。十系统:即优化提升公共资源交易“一窗式”受理系统、信息统一发布系统、资产资源电子竞价系统、采购电子商城系统、异地远程评标系统、电子招投标系统、廉政风险防控系统、网银支付系统、音视频监督系统、协同办公系统等十大系统功能,目前已构建完成了全国首批公共资源电子交易服务平台,基本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、网络化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平台,用“科技+制度+创新”的办法固化流程化管理方法和技术,切实做到交易规则不可违,项目流程不可逆,岗位节点不可越,办理要件不可少,业务痕迹不可消,着力解决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,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、公平竞争。
(四)同步化监督新机制。中心根据公共资源交易的特点,建立完善了“内部防控+行政监管+纪检监察+社会监督”“四位一体”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工作新格局。坚持关口前移,主动防控,完善内控机制,探索搭建起以业务岗位为点、以交易流程为线、以制度机制为面、以信息化系统为平台、以区(市)县交易中心为网络的廉政风险防控基本构架,积极运用流程标准化、岗位节点化、平台信息化、制度体系化、服务规范化的廉政风险防控基本方法,突出分类防控与专项防控相结合,岗位防控与重点防控相结合,系统防控与制度防控相结合,推动完善和落实廉政教育、风险管理、实时预警、同步监督、动态防控、及时纠偏、责任追究和社会评价等长效机制,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。着力强化行政监管职能,健全完善项目审批对接、企业资质论证、合同备案管理、评标中标确认、合同实际履行等重要信息的互联共享,对公共资源交易实行全程监督、同步监督。着力加强电子监察、廉政监察、效能监察,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主动回应社会关切。充分发挥新媒体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,建立健全各类主体有序参与监督的机制,切实保障群众的交易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让公共资源交易始终在阳光下运行。
来源:四川公共资源交易网